前言: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衡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衡远科技”)始建于1966年,由重庆衡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远风机械有限公司2017年整合重组成立,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中国重工”成员单位,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是致力于打造特种船舶装备、智能成套设备、先进绿色铸造的科技型公司。通过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文明单位、重庆市创新型试点企业、重庆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企业概况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衡远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先进铸造,智能化成套设备,新兴产业的科技型公司。是省级文明单位,建有省级技术中心、省级蓄电池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是重庆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重庆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质量体系、安全生产体系等资质完备。主要经营业务范围包括:
特种船舶装备
主要有各类船用高压空气压缩机、精密传动装置、电子设备、推进装置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多型船舶的配套使用,其生产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智能成套设备
主要有真空合膏线、连铸连轧生产线、铸板机系列、铸焊机系列等,集研发、制造、销售蓄电池成套专用生产设备于一体,填补国内空白,被国家机电部批准为第二十七批替代进口产品。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部级科技进步奖和重庆市优质产品奖等。连铸连轧线等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产品销售遍布全国,并远销国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项目概况
项目背景
衡远科技目前主要使用的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PLM系统,财务系统,ERP系统(仅包含进销存管理),OA办公软件,目前各系统由于前期建设阶段时为独立建设,系统之间相互孤立,形成数据孤岛,无法有效支撑企业的未来战略发展,无法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实时洞察企业经营现状,无法支撑企业未来的智能制造的发展要求。
同时伴随着2017年企业重组合并,原有的信息化系统无法快速整合原有企业的各种资源,伴随着组织架构及生产相互关系的调整,企业内部各部门对于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重庆用友系统对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各流程进行统一管理,避免出现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无法及时传递、企业部门间沟通困难、企业内部协同管理困难的问题;但由于原有系统老旧,且独立建立,对于目前现有系统进行改造较为困难,且目前国内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为保障企业在未来快速走向智能制造,实现企业更高的生产效率,激发企业创新生产活力,优化企业管理流程。
因此,重新建设新的企业整体信息化系统已势在必行。
项目目标
企业重组,以信息化为支撑进行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1+1>2”的效应;资源优势转换为经营管理优势,结合信息化,规范基础管理,强化过程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实现“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供应商”衡远科技战略发展目标;经营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支撑衡远更高的IPO上市目标。
平台化:统一衡远科技智能制造信息化平台,建立制造基础数据标准和规范,满足项目装备制造和铸造两种不同的生产模式。
智能化:车间实时反馈生产进度及发生的设备、质量问题。逐步优化产线和设备,实现智能制造,提高整体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透明化:数据共享,跨部门、跨业务单元的数据共享协同、查询;可追溯:,跨业务单元的业务联动实现业务的可追溯性;可决策,基于全局的数据统计、分析提供决策依据(生产效率/质量/劳动生产率/库存降低/成本/利润),形成企业指挥系统。
一体化: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实现业务流程一体化、财务业务一体化、设计制造一体化、项目生产一体化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一体化建设。
精益化:生产、物料计划体系:使生产、采购的时间、数量最优,交期可保障;项目令号:贯穿程的项目令号,通过项目令号追溯和查看各环节;有限排产:根据设备、工人等能力,排产细化到机台、个人。
精细化:成本精细化,工序级成本核算;项目级的成本和费用归集。
关键应用和应用效果
基于未来智能制造的一体化规划方案,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整体管理,通过数据对接和流程整合实现平台化的系统建设方案,本次项目主要聚焦于重庆用友软件领域与智能工厂建设,并实现与财务软件以及PLM软件的数据对接,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及设计制造一体化的建设框架,为未来整体的系统建设打下基础。
财务管理
通过数据接口的方式将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了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无缝对接,通过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有效集成,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建设。
基础数据规范
建设完成了标准统一的主数据管理平台,夯实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基础,从公司上层出发,建设统一的数据分类结构体系,规范各业务部门的信息管理要求;通过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统一针对衡远科技所有应用和数据信息进行授权管理,提升衡远科技内控水平,强化业务责任。
生产制造管理
本次建设的生产制造管理系统将实现设计与制造的协同管理,支持多工厂模式的生产计划与生产调度,保证生产与运行过程的稳定,实现从前端设计到中间采购到后端生产的全过程管控模式,并通过对生产制造过程的数据进行收集形成企业所需的生产管理报表,提高企业生产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设计与制造
实现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信息化建设,通过PLM系统与ERP生产制造系统的系统集成,实现PLM设计数据与生产制造数据的打通,在设计过程中直接引用企业现有的生产与设计数据形成最终产品减少重复设计与重复的生产工艺评估过程,能够在生产制造系统中直接分解设计产品形成最终产品的物料清单(BOM表),形成产品的最终生产方案,实现设计与制造的无缝对接。
计划与调度
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运用MRP及MPS技术实现制造任务的有效分解,根据最终产品的实际需要生成采购和生产计划,根据各工厂和车间的生产任务及能力安排相应的生产订单,实现多工厂计划的统筹安排,实现生产计划的有效调度。
生产与运行
本次建设标准高效的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流程化管理,实时反馈生产过程数据,帮助企业生产管理人员了解生产现状,帮助优化生产过程,同时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流程化管理,实现全程质量追溯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系统数据 生产企业管理所需的生产管理报表,有效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
供应链管理
建设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从销售到采购到生产的全流程打通,形成整体化的企业业务管理体系,保障物资采购与供应的及时与稳定。
后端服务运营
实现后端服务运营体系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形成项目从立项到设计,采购生产,交付运营的全流程管理,借助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制造管理的整体流程管控。